這個問題怎麼可能有定論,因時製宜,因地製宜,全看負責遷置撫民主官的手腕。
所以到頭來,唯一有回答價值的,還是北方新收複之地治理的問題。
一個穩定的大明,顯然更加適合他未來操盤發揮。
於是乎,常升還是揮筆寫下了三個字——定北策。
論對失地的收複治理的標杆,不吹不黑,還得看後世的子弟兵。
而他們為何能夠快速接收失地?
是依靠鐵一般的紀律?
充足的物資保障?
還是和人民打成一片?
歸根到底還是三個字——得民心。
所以,常升破題的核心就是民心。
以前元欺壓百姓已久為引,反問為何大明驅除韃虜,改換新天,減免賦稅,與民休養,為何依舊不得人心,引得百姓暴亂頻頻?
其緣由有四。
其一,前元倒了,治理北方的官員卻仍是那些。
他們依舊在當地勾連鄉紳,欺壓百姓,使大明的明政難以落成。
其二,百姓依舊困苦。
他們矇昧無知,視聽閉塞,甚至未必知道前元和大明有什麼區彆,大多數人覺得不過是換了一個皇帝,重新從他們身上盤剝糧食和賦稅罷了,即便受了欺壓,甚至也不知道該去何處,找何人為他們主持公道。
其三,後勤保障的缺失。
新收複的失地滿目瘡痍,不僅僅隻是糧草,布匹。醫師醫藥,學社先生,鄉長甲長,道路驛站,都時刻影響著北地百姓的生存質量。
其四,武力震懾的不足。
北地新複,任有不少在前朝欺壓百姓得利的地主鄉紳思念前朝。因人手不足,他們往往與被篩選出來的前元官員相互勾結,繼續作亂。
所以,欲治理北方,須得先治理這四處頑疾。
朝廷大可以從征戰多年的老兵和傷兵中,篩選出一批忠於大明的士卒遷至北方,賞賜田畝,使其成群結隊發配鄉裡,取代甲長鄉長。
以鄉甲為據點。
不僅可以守望相助,開設驛站,監察吏治,也可以安撫一方,保障耕種,賦稅和民生,並震懾不法。
其次,以這些老兵駐紮的鄉甲為點,可以設置大量的臨時官職,無論科舉發派或是兵卒舉薦,都可帶頭學習、宣傳大明國策,並實地考覈人才,篩選補充地方官吏。
最後,以臨時官吏的統計奏書為憑,朝廷可以靈活調配人員,物力精準扶持,以迅速恢複北地繁榮。
一個時辰不到的時間,常升能寫的也就是一份草案。
采不采用,具體實施,都還要看老朱自己的決策。
反正身旁的士卒到點就將他的策問卷糊名收了。
看台上的勳貴,文臣,武將都已經看了一天熱鬨,這會都在緊鑼密鼓的審閱這近五百份的軍略,現下又來了近五百份的策問,著實有些廢心力。
好在有聰明人指揮,文臣武將各自分閱,按照官階分出了主次審。
隻要有五人共同認為出彩舉薦的答卷,就送給上麵的主審討論或打回。
這樣一來,一二三等很快就分了出來。
最終,十份被公認為最佳的軍略和策問都送到了老朱所在的看台上。
雖然試卷冇有經過專人謄抄,通過筆記,多少能夠分辨自家孩子的筆跡,但是皇帝和四位國公親自閱卷,誰敢使小動作?
活膩歪了?
看著最終送上來的考卷,幾個國公依次閱卷,除了冇有子孫參賽的李善長,其他三位國公的臉上,多少都浮現出了一抹喜悅之色。